查看原文
其他

口头通知:自查之后,主动补交2%的税吧

家传研究员 老干体v
2024-07-20
贷款交税
共度时艰



我一位海南亲戚,跟我一样,是一位立场异常坚定的党员。
昨日他对我说,税务局发了口头通知(没书面东西),让企业自查账目,查完后,「2022年度再补交2个点的税」。
企业本来就在亏损,加两个点的税,只能贷款来交了。
好在,现在贷款比较容易,授信很快。


一手放贷,一手增税
我问,难道不是根据自查情况实际处理?
「哎呀,都明明白白说了2%,自查就是个幌子。」
那可以不理会么?我问。
「这个世界上哪个企业经得起查?不缴就会来查账,最后说不定比2个点还多。表面上说税缴少了不应该亏损,所以让自查补缴所得税。实际上双方都清楚,企业本来就是亏损的,但是确实又经不起各种查。」
可以举报么?
「你真是个书生,连书面通知都没有,大家心照不宣的事,你拿什么举报?就算有证据,事后不整死你!」
好吧,这的确是实情,但是,这好像跟你以前描述的官府不太一样?
「哎呀,我们都是小人物,管不了国家大事!我现在工作20年了,再过两年就失业,领几年失业金,再回乡下老家种地去。」
据我所知,他们公司今年也做了一些项目,但几乎全是应收账款,所以资金链非常紧张,吓得我亲戚整天一惊一乍的。
他说,银行昨日也发了表格,让他们填,给民企减负。但税务的通知也同步到达,感觉放贷就是为了交税,最后给企业增加一笔债务。
我问他这是什么原因呢?
「财政不行了呗,领导急了。」


嗯,这个解释靠谱。

其实不止最南边,最北边的吉林市,也有差不多的事:一处老旧小区的车库卖了六万元,交税二万八!

税务部门回应:「虽然你卖了六万,但我们评估价格是十二万,所以……」


前总「遗言」

前总去世前,给我们留下了两个金光闪闪的数字。今日一切财政问题均在其间,暴发只是时间问题。

  • 东南五省养全国。

    根据历年的财政转移数据,我们测算出东南六省养全国。但一直有人不认可,直到去年7月7日,他召开的上海、福建、江苏、广东、浙江等东南沿海5省份座谈会,公布了一个数据:这5个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/3以上,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,在地方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,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。

    与此相关的一个数据是,去年8月16日召开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四川等经济大省座谈会,其中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在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

    与上面东南6个相比,多了个山东,少了上海和福建。因为福建和山东的上缴相对较少,且体量差不多,一进一出可以拉平。那么少了一个上海,差距是20%。

    即意味着上海贡献了全国20%的转移支付!那些靠转移支付吃财政饭的公务员每一笔工资中,有20%是上海人缴的税。

  • 6亿人月均收入也就1000元。

    2020年5月28日,他出席中外记者会时说,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,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,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,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,现在又碰到疫情,疫情过后民生为要。

    如果到一些网站去看,b站人均985、头条人均过百万。我心善,见不得穷人,以前只知道我是穷人,其他人都是大富翁。通过记者会,我终于看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。

    也就是说,有6亿人几乎不会对财政有贡献。

公有制国家没有私人物品:共度时艰

「政府也知道企业难过,但不查收自己也难过,最后只能让企业难过,总比自己难过好!」我那位亲戚仍然很是顾全大局。

有些地方,已经在实践为了让自己好过、只能「让企业难过」这一条了。
在遥远的东北,一位司机拍下一个交通执法视频。
视频里的司机,就像待宰的羔羊,虽然据理力争,声音很大,但明显是哀鸣。
反观那些「执法人员」,前期一声不吭,一出手就击中要害:

第一句「我给你普普法」,言下之意,他大盖帽才是法律的主人,而司机你并不是,你只是执法的对象!你跟我讲法律,就是搞错了对象!
第二句「我们是公有制国家」,开宗明义,占据ZZ制高点:哪怕是法律,也得向我低头。
第三句「不存在私人物品」,可谓神龙点睛之笔,斩钉截铁,将事件的本质和性质用极简单的话语表达了出来。
下面是原视频:

是啊,我听懂了,这个解决方法,就很唯物史观。


「不存在私人物品」可重复进行

而且,「不存在私人物品」不仅可以解决时艰,还可以反复解决。

我给一位读者写作家传时,他提到了一件事:

土地革命完成后,村长和贫农协会主席很快又把地给卖完了,全部换成了酒喝,又成了无地的无产者。

思来想去,他们就想再来一次革命,从买他们土地的农民手中再次拿些财物过来。

于是,他们以出现了新地主、新剥削的名义,发动了二次革命。

你以为这是很古早的事吗?

山西平遥的老街,大家都很喜欢。但背后的故事,则是血泪。

这里的历史建筑,至少已经经历了两轮公有制改造。

第一次自然是1950年代,官府赚了40多年的钱后,变成了危塌房,便于1998年「落实政策」,让原房主或后人花钱买了回去,按原貌修缮好。

2020年,等到这批业主欢天喜地装修好了,旅游业也兴旺起来了,官府说搞错了,要第二次收回:

之前错误地为「地富资」落实了私房政策,违反了国家制定的「地富资」无起点改造政策;有些不是「地富资」的,给些钱就走人。

不绝如缕啊!

30年前,温州平阳的矿井队给山西挖井,结果市场不好,当地拿矿井抵了挖井费。等到煤价上去了,官府说当年的手续不全,要全部收回。

这事闹得两省政府之间产生了交流的欲望,结果山西方面以拖字诀应对,硬是让温州老板灰溜溜滚出山西煤炭市场。

不要问我怎么知道,家传创始人朱子一写过这个事情的内参,领导批示过。

说白了,在一些人眼里,企业不是用来解决就业、创造价值的,仅是「税基」。

一位企业家朋友去美国投资,回来说,那边的官府最关注能创造多少就业,与我们这边根据税收定政策完全相反。

冬天到了,「你那里补税了吗?」


不知史的,自然不知死。抢救记忆,下面有我的微信二维码:


家传编辑部系列,点击关注 






◆  推荐阅读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